设为首页添加收藏

您的位置: 主页 > BB视讯新闻 > 公司新闻
公司新闻

BB视讯:即将亮相!北京新地标+7!

发布日期:2025-05-09 来源: 网络 阅读量(

  北京即将迎来多个新地标,包括故宫北院区、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北京海昌海洋公园等。

  2.故宫北院区项目预计2025年10月份竣工,将成为国家“十四五”规划重大文化设施和中央和国家机关重点建设的特大型综合类博物馆。

  3.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将于2025年投用,实现铁路客站与周边区域交通功能与城市功能的高效整合。

  4.此外,北京海昌海洋公园预计2026年开放,将成为国际一流的海洋公园综合体。

  故宫北院区是“十四五”规划重大文化设施,位于北京西五环外,预计今年10月竣工。

  “稳”是故宫北院区的建筑特色之一,从外观上看,建筑主体敦实稳重,后续还将设置300余个减隔震构件,可以实现多维、多点的复合减震效果。

  故宫博物院有186万余件馆藏文物,随着时间的推移,比如书画纺织品,文物的物质载体会逐渐加快性能衰减,又比如传统粘接剂等材料也会逐渐的功能减退,这就使得文物保护和修复的需求倍增。

  故宫博物院北院区建成后,将扩大文物修复的空间,可以更加充分地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文物修复仪器设备,加快故宫文物修复和保护的速度。

  北院区建好后,会大大增加文物修复的数量,每年可以达到上千件甚至几千件,一些对环境要求、空间要求比较高的特殊文物也会得到更好修缮。

  故宫北院区地块狭长,南侧有大面积水库及植被覆盖,设计方案将对外展览功能布置在地块东侧,较为私密的办公、修复及后勤功能在西侧布局,最大限度满足功能布局的同时,BB视讯官方入口也有利于分期建设。

  2025年1月13日9时,故宫博物院北院区项目核心建筑——文物展示用房顺利完成主体结构封顶,这标志着故宫北院区全面进入二次结构机电安装及装饰装修阶段。

  建筑职能:文物展示用房是承担故宫北院区展览展示、观众服务等最核心功能的建筑。

  建筑要求:对使用耐久性、人防等级、防潮防渗、大空间恒定环境等要素具有极高要求:

  故宫博物院北院区建成后,会有12个依托高科技现代化技术的展厅,大概35000平方米的展厅面积,展览展出条件将得到根本性的改善和提升。

  故宫博物院副院长都海江说,北院区建成以后,每年展出的文物的数量会达到2万到3万件。实物的展览以外,也会看到数字化的展览。

  3月26日,在世界建筑文物保护基金会(WMF)北京代表处开幕活动中介绍:由该基金会参与修复的北京故宫乾隆花园将于今年9月对外开放。

  历史定位与体现:作为清高宗乾隆皇帝退位后居所的一部分,体现了乾隆皇帝的审美和喜好。

  乾隆花园的内檐装修包括从英国进口的平板玻璃,还有玻璃宝座和插屏,日本漆板和新发明的普鲁士蓝等颜料也被应用其中。

  枢纽集成了地下4条轨道交通(M6、M101、平谷线条城际铁路(京唐、城际联),1条市郊铁路(京哈线设站),实现四网融合,同时还包含 15 条公交接驳线路,并预留城市航站楼功能。

  其中,平谷线是北京市建设的第一条跨省轨道交通线路,这座交通枢纽,从规划上就预示着成为轨道上的京津冀的重要节点。

  日前,在副中心站枢纽,“京帆”屋盖建造已基本完工,全部“浮出”地面。东西两端的两片“京帆”下入口,即为枢纽站的东进站口和西进站口。从西进站口来到建设中的地下枢纽,乘客可通过楼梯、扶梯、电梯等设施,分别到达地下的公共换乘轴、城际车站候车区及站台、城市轨道站厅及站台,以及预留各个商业便民服务区等。

  ✅枢纽地下一层(B1层)主要为城际车站进站厅、出租和网约车场站,夹层(B0.5层)为公交车站和省际大巴停车区;

  ✅地下二层(B2层)主要为城际车站候车厅和出站厅、出租和网约车场站、换乘通道;

  为避免乘客上上下下,枢纽内铁路与出租、网约、轨道之间换乘均采用同层换乘,换乘流线简洁。经测算,90%的乘客将在3分钟之内实现不同交通方式之间的换乘,优于一般交通枢纽的换乘效率。旅客还可以上到进站厅和公交/省际大巴区。

  旅客乘坐京唐城际抵达站台后,可步行或乘电梯上到站厅层,看到650米长换乘通廊,沿着通廊可以换乘S6线(共线城际铁路联络线线号线,即使换乘到距离京唐城际最远的地铁6号线,按估算换乘时间最长也不过约8分钟(选择自行电梯只需约6分钟)。

  2024年12月31日,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再次完成重大建设节点,枢纽主体工程实现基本完工,全面转入收尾冲刺阶段,预计2025年投用。同时,枢纽站周边三条配套道路先期开放社会交通,有效提高了区域通行效率。

  ✅正在加紧进行精装修,铁路站台结构已经完成建设。春节过后,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全面复工。

  通过合理分区和优化交通换乘,副中心站枢纽依托京唐城际铁路和S6(城际铁路联络线)可实现:

  快速连通中心城区及城市副中心周边区域,形成对外交通与内部交通的高效衔接,真正实现高效辐射“京津冀”、快速衔接“中心城”、便捷服务“副中心”。

  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将成为轨道上的京津冀的重要节点,真正实现铁路客站与周边区域交通功能与城市功能的高效整合,管理运营协调统一,空间肌理有机联系,从而更好地发挥铁路建设与城市发展的联动效应,完美诠释“站城融合”的发展理念。

  海昌海洋公园将以20余年海洋馆和主题公园运营经验为依托,引入多样化海洋生物、极地生物及大型海洋陆生生物,规划生态、科普、研学、互动、表演、艺术、网红打卡、餐饮等多元业态,聚合海洋文娱产品集群,突出稀缺性、创新性和沉浸感,构建集“生态、娱乐、体验、度假”于一体的新型海洋度假生活方式。

  ✅助力文旅区建设成为富有文化底蕴、面向世界、有活力和有魅力的世界级旅游度假区。

  项目计划于2025年下半年开业,一大批国际名牌、首店将扎堆进入城市副中心。

  湾里·王府井WellTown建筑面积16.5万平方米,未来将是北京最大的奥特莱斯商业中心,也将成为中国北方品牌集群最丰富、休闲体验最多元的大型文商旅综合体。项目计划引入超500个国内外知名品牌,其中,文化艺术、运动娱乐、儿童游乐等体验式业态占比将高达50%。

  湾里·诺岚酒店共9层,建筑面积约3.5万平方米,建筑高度35.9米,可提供约330间客房。酒店设计灵感源自古巴比伦空中花园,将拱券式外观与东方美学相融合,造型独特且韵味十足。酒店顶层有一个无边泳池,宛如悬浮空中的水晶宫,身处其中不仅可与环球度假区进行美景同框,还可隔窗观看环球影城灯光表演。

  ✅进展:目前,酒店内部精装修进度已过半,有望与王府井奥莱一同在今年下半年投入运营。

  湾里·汀云小镇建筑面积约10万平方米,由72栋风格迥异的独立建筑构成,为游客带来移步换景的观赏乐趣。

  小镇精心规划五大体验中心,包括:中国国家地理探索中心、小王子主题乐园、沐蘭遇汤宿、芸畅梦田Live House和URIDE友滑滑板场。

  小镇建成后将集餐饮、休闲娱乐、文化体验、购物、民宿等多功能于一体,打造“文、商、旅”融合的复合式业态,提供一站式的吃、住、行、游、购、娱微度假体验。

  ✅项目所在地距离河北廊坊市中心仅35公里,距离天津110公里左右,将成为京津冀地区集吃、住、游、购、娱为一体的微度假小镇。

  ✅湾里项目所在位置,正是地铁1号线号线的换乘站——花庄站。同时这里还规划了轨道交通S6线,未来将实现三线换乘。

  目前,湾里项目主体结构已全部完成,全面进入内外装修及机电安装阶段,将于2025年下半年开门迎客。

  这里将打造集“亲子度假、互动游乐、文化体验、农科研学、展销展览、产业孵化”为一体的一站式城郊微度假综合体,是首都的农文旅商创新融合梦工厂。

  桃趣魔方、嘉年华世界、桃源花海、游客集散中心、林下休闲空间、稻田游览空间、农业中关村国际交流中心等

  ✅“嘉年华世界”:则设置有田园会客厅、麦田咖啡、稻香广场、麦田小火车等体验内容。

  ✅稻田游览区:以大地为画布,结合种植稻田、小麦、玉米等季节作物,打造主题化稻田景观,设置花境田埂、观景台、砂砾步道等观景形式。

  项目构成:“北京太古坊”将包括目前已经运营的颐堤港综合发展项目及其二期扩建部分。

  扩建部分落成后,项目总建筑面积将增至86万平方米,涵盖八座甲级办公楼、一座融合室内与户外概念的高品质购物中心,以及一家全新形象的东隅品牌时尚酒店(EAST Hotel)和服务式公寓,全面提升北京的多功能商业综合项目标准及体验。

  “北京太古坊”建成后,将新增七栋楼高80米的甲级办公楼,每栋办公楼与零售、酒店及其他配套设施将通过廊桥步道相连。同时,“北京太古坊”新拓展的零售区域及其周边的自然环境,将与现运营中的购物中心形成一体,从而成为一个独具特色的“都市绿洲”。

  “北京太古坊”是目前太古地产在中国内地单体投资额最高、同时也是规模最大的综合发展项目。

  “北京太古坊”落成后,将成为一个全新的世界级地标项目,重新定义高品质商业综合社区的标准及体验,并推动所在社区提升为北京独具活力的商业中心。

  项目内容:包括1个1100座的专业音舞类中型剧场、1个410座综合性开放式小型剧场、5个排练厅及相关配套用房等

  ✅建筑外轮廓的线条和结构设计呈现出近似雕塑船的视觉效果,寓意剧场作为艺术的载体,承载艺术创作者的理想,艺术之舟在此扬帆起航。

  项目位置:通州区宋庄镇(宋庄镇是北京首批确定、副中心重点打造的特色小镇)

  ✅以开放包容的现代艺术建筑风格为主,整体以灰砖、红砖、金属板为主来呈现小镇色调。

  包括年轮美术馆、艺术之塔、艺术廊道、国际青年艺术家驻留创作中心、艺术沙龙及多媒体艺术中心等节点空间在内的9大艺术公共开放空间,承担艺术公共活动职能,提供艺术分享活动平台。

  标志性的年轮美术馆位于B地块西南转角处,以清水混凝土整体浇筑成型,串联动静,展游融合,是青年艺术家重要的展示窗口和交流平台。室内展览空间和室外活动空间通过坡道串联,游览体验丰富。

  前期调研统计显示,超七成被调研艺术家对能容纳艺术品展售的空间提出需求。为此,年轮美术馆提供了丰富的展陈空间类型和完整的观览流线,还设置艺术品商店,实现艺术品创作的宣传展售一体化。

  作为一个开放、包容的平台,年轮美术馆将为宋庄青年艺术家提供展示才华、交流思想的机会。在中长远规划中将起到“以点带面”作用,集聚青年艺术家的创作活力,提升宋庄青年艺术社群的曝光度和国际认知度。

  蜿蜒曲折的艺术廊道如同建筑群的大动脉,将32栋楼串联起来,体现出空间的连贯性与艺术感。

  艺术廊道加强了三个小地块之间的可达性,是实现城市、建筑、景观一体化最重要的设计元素,不仅考虑功能性,还包含艺术元素,使它本身成为一种艺术展示空间,让参观者在移动过程中有机会停留和观察,形成更浓厚的艺术体验氛围。

  艺术廊道作为立体慢行系统,在普通交通连廊的基础上,结合了艺术作品展示与公众慢行游览的功能,串联起三个地块的公共艺术空间和配套设施,局部结合游憩和展陈功能,将艺术作品渗透在步行体验中。通过艺术连廊,将形成一个完整的城市建筑复合功能体。

  作为项目西侧片区的标志性建筑之一,高27米的艺术之塔,以简洁的建筑几何语言,象征着青年艺术家如火焰般炙热的创作力量,传递了青年艺术家工坊项目的精神核心。

  这是一处亲近艺术灵感的探索空间,塔内设有安静的开放冥想空间,供艺术家们停留寻找创作灵感。

  今后,该项目将为青年艺术家提供近千套艺术家工坊。未来园区将与中美协、央美、画廊协会等国内外知名院校及专业机构合作,共同实施“中国青年艺术家卓越培育计划”。

  宋庄青年艺术家工坊项目建成后,将成为艺术创作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基地。承载宋庄地区的文化创意、旅游休闲、和谐宜居功能,打造国内首个国际友好型青年艺术家创作集聚地、原创艺术产业项目孵化地、可持续复合型文旅消费承载地,推进“中国·宋庄”逐渐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重要文化艺术IP,让宋庄成为人人向往的艺术圣地。